聚商机,共发展,赢未来

【石阡作家访谈】聂洁:写作是世间最奇妙的事

2023-05-25 18:35:25    作者:马晓鸣

编前语:贵州省石阡县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,古往今来,孕育了一辈辈作家诗人。近年来,一批石阡籍作家和石阡本土作家的作品走出山外、面向全国,不断从高原向高峰攀登。为了记录当代石阡作家创作历程、展示石阡作家创作成果,更好地讴歌新时代、续写新华章,特开设“石阡作家访谈”专栏。

访谈记者:马晓鸣(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石阡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)

作家简介

微信图片_20230525093409.jpg

聂洁,汉族,出生于1969年10月,出生在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边,成长在贵州省石阡县龙川河畔。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,石阡县作家协会主席。作品散见《中国作家》《贵州作家》《贵州日报》等刊物,出版非虚构散文集《我在老鸹林——驻村帮扶手记》。曾获首届贵州省文学奖散文类二等奖、“贵水迎天下·守护生命源”全国散文创作大赛二等奖、中国作家网2022年度文学内刊优秀作品奖散文类三等奖、贵州新闻奖报纸副刊三等奖、第八届梵净山年度文学奖等。 

 有话想说她就写了下来

聂洁十分敬重文字,即使现在,她也尽量避开谈论“文学”这两个字,她更愿意说自己爱看点书,兴致来了就写点东西。

上学时,她对学习兴趣不浓,就喜欢看闲书。小时候看连环画,再大一点看童话、看民间故事,再大些看小说。感觉这些书比课本有意思得多,一下子就能着迷。最早买的一本书是在五年级,那时候石阡新华书店还在老街,每天去学校要经过,就喜欢进去看看,有天发现玻璃柜里有一本《大海妈妈和她的儿女们》,仅是封面就吸引了她:一位非常美丽的妈妈侧面像,她的长卷发就像是大海的波涛。她看了又看,这本书要5角钱,那时候她的零花钱每天只有1角钱。每天上学她都要进去看看这本书,后来有一天终于凑足了5角钱,就把它买回了家,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。这是一本用拟人的方式写成的带有科普性质的少儿读物,让她明白了江河湖海的关系,还有降雨的大概原因。

而喜欢写作文,则是在初中时,某次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,作为范文被老师读出来,那是一份莫大的荣誉。兴趣就这样被培养起来了。但她从来没有刻意写过什么东西。

她在高中时期看过一些世界名著,现在乱七八糟的都看看,大部头的很少看了。比较关注当代人的散文创作。她最喜欢的作家是沈从文、张爱玲等人,不管他们的小说还是散文都喜欢。虽然她写散文,但看的书却是以小说为主。现在这种碎片化阅读,她认为其实也是有好处的,可以接触大量新鲜事物。不好的是浏览得多了,就难以专注到某一个领域。

微信图片_20230525093413.jpg

2002年夏天,她试着写了一些刚参加工作时候的人和事。那时,她认识在《石阡报》当编辑的林盛青,有一天就带着稿子跑到他家里,请他指教,林盛青给她提了很多细致的修改意见。她回来按照他的意见修改完成,最后成为《乡里人物》系列。不久,一文友要去铜仁开笔会,她请他带去这叠稿子。后来的某一天,《铜仁日报》周末版将这些文章发表了。从此,她开始往《铜仁日报》周末版投稿,直到现在,基本成为一个习惯:每有新稿子,都会先投给《铜仁日报》的罗漠。

激发她的创作动力一是有话想说,但又找不到地方说,只好写下来;二是写出来有人认可,得到了鼓励,就更有劲头写下去。主动写的东西,一般都是内心放不下、很想写的。她认为有时候是在“逼自己”写一些东西,只有提笔写时,才会去深入思考一些事。二十多年的创作经历,她觉得:必须要大量阅读,大量练笔,勤于思考,如果只是为写而写,写得再多,难有提高或者突破,就只能是原地打转,稍不留意,还极有可能后退。

平时,她的创作有点“躲躲藏藏”,尤其是早期写作时,她谦虚的说是“自信不足”,还有就是本职工作不是搞创作的,怕别人知道后被笑话。

阅读、写作,她都比较喜欢在一种安静的状态下进行。有写作冲动的时候,感觉写东西就比较顺畅。她在晚上写作的时候比较多。

老鸹林给她全新的观察和思考

聂洁计划在2018年把历年来发表过的文章集结起来,再增加点新内容,出一本散文集。没想到2018年被安排驻村,吃住在村里,生活、工作均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,精神状态非常紧张,出书这事就搁置下来了。

微信图片_20230525093425.jpg

聂洁笔下的老鸹林村一角

在石阡县坪地场乡老鸹林村,作为脱贫攻坚帮扶干部,在紧贴农村的日子里,带给她全新的观察和思考。那段日子跟她平时的工作、生活截然不同。那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农村,有不适,有新奇,也有悲叹。身在其中,农村早就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贫困模样,随着路、水、电、讯的贯通,使得如今的农村跟县城的差距大幅度缩小。很多村寨非常空寂,只有寥寥无几的老人、妇女、儿童留守。她发现只要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,妇女和儿童都不会留在村里,只有老人在家。村寨很多现实问题,她认为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的。

驻村经历给她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,她把这些见闻、感受粗略的记录了下来。2019年7月份回到单位正常上班后,闲暇时就把这些原始记录翻出来,选择一部分整理成文章,发给《铜仁日报》的罗漠,悉数发表了出来。

铜仁市文联的刘照进看见她老在写这些驻村的文章,有一天就打电话来,提醒她要把出书的事准备一下了。她回过神来,准备继续写点新的散文,把书稿完成。停顿了一个多月,她却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。心里非常着急。又回头去翻看驻村的那些记录,整理了几篇出来,鼓起勇气发给刘照进。不久他打电话催问驻村的文章还有没有?能不能多种类型、各种题材的再整理出一些来,凑够一本书的数量……这让她很振奋,迅速投入到驻村帮扶手记的创作中。

微信图片_20230525093419.jpg

2020年12月,团结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非虚构散文集《我在老鸹林——驻村帮扶手记》。该书列为铜仁市文艺创作扶持基金资助项目。书中所有作品都是以“我”的视觉为中心,立足作者帮扶村——坪地场乡老鸹林村,以帮扶工作经历为素材,运用纪实手法,从小处着手,记录了作者亲历并参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“战役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,让人身临其境,掩卷深思。

这本书还在2022年的首届贵州文学奖评选中,获得散文类二等奖。

《我在老鸹林——驻村帮扶手记》以非虚构散文这种文体出版以后,她把目光转向了农村题材的非虚构散文写作,梁宏的《中国在梁庄》、《出梁庄记》都被她买回来看了一遍,有很深的触动。

写作使她内心获得一份平静

聂洁的出生地在贵州省仁怀市美酒河镇马桑坪村,那是赤水河边的一个小码头,现已开发成为乡村旅游景点,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就在那里,旁边有四川会馆。“美酒河”摩崖石刻就在村子附近。那里土地贫瘠,自然条件很差,但那是川盐进黔赤水河岸边上的盐运码头。有关出生地,她在一篇旧文《回故乡》里专门写过,这篇文章发表在2016年第六期的《黔东文学》。

因她父亲工作的缘故,她们一家于1974年搬迁到了石阡。

在石阡县城,开启了她人生的成长之旅。6岁,进入农口部门合办的子弟学校,读一个年级变更一次教学地点:一年级在气象站读,二年级搬到农业局的一个办公地点读,三年级是林业局提供的教室,就在她家隔壁。读完三年级,子弟学校解散,四年级分流到城关小学读至毕业。后来,她在石阡三中读完初中、在石阡中学读完高中。高中毕业待业,于1991年参加招考,考入乡镇林业站工作,2005年调入石阡县林业局至今,属于石阡的“第二代林业人”。

转眼就要退休了,她觉得,时光比身旁的龙川河水还流得快。目前工作较为轻松,生活也就相对轻松。写作却没有进入退休状态,在创作上,她感觉陷入了瓶颈期,她一直在调整,想达到想要的某种突破。

她眼中好的文学作品很简单,能让人有兴趣看下去,如果看完了,还有回味,余音袅袅,就更好了。

在她看来,文学创作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外在的东西,也说不上改变了什么。只是,喜欢上了写作,尤其是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之后,就觉得写作是一件奇妙的事,在写作的过程中,内心会获得一份平静。对于写作她没什么长远的打算。写就行了,写自己喜欢写的、想写的,写接近自己内心需要的。

微信图片_20230525093331.jpg

石阡的温泉、龙川河等等,都曾多次出现在她的文章中。她计划在下一本散文集中,除了这些常见的石阡元素外,她还将以自己的成长地“储木场”作为自己的“根据地”书写。

石阡作家应主动融入发展大潮中

石阡自古文人辈出,一批当代作家诗人活跃在省内外文坛。聂洁作为现任石阡县作家协会主席,她说在当主席之前,不怎么关注石阡作家群,就觉得大家爱好这个就行了。当了主席,才认真思考这个群体。

石阡县作家群体有一百多人,但比较活跃的不过二三十个,这部分人水平又都参差不齐。她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,最主要的一点是,大家都是业余爱好,所有人的谋生手段都不是靠写作,所以,花在看书写作上的时间非常有限。还有就是石阡县的文学创作氛围,近几年来不如周边的县。她认为石阡作家缺乏一股合力,还有就是阅读、写作的氛围还没有营造出来。她曾有过一些尝试,不过收效甚微。今后,她还将继续探索,努力和文友们做一些新的尝试,力图多推新人、多激发有潜力的写作者创作作品、创作好作品。

她说石阡的很多文友多次讨论过“石阡作家如何更上一层楼”这个问题,大家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:尽量选择一个系列书写,这样形成的冲击力才会比较大。才有可能在外界引起反响。石阡的非遗、红色文化、多元民族文化、温泉洗浴文化、茶文化等等资源非常丰富,只要用心,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。对每一位创作出了作品的写作者,首先在县、市一级大力宣传,极力对外推送,在能力范围内,最大限度的给与支持。

文运同国运相牵,文脉同国脉相连。她认为任何写作,都要紧扣时代脉搏,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,石阡作家应主动参与到石阡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,书写生机勃勃、日新月异的石阡,实现“石阡”和“我”的双赢。

编辑:向娟